(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曾經報道過的51獵頭宣布獲得A輪數百萬美元融資,投資方是NEA(恩頤投資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和唯獵資本(Will Hunting Capital)。
51獵頭讓系統(tǒng)完成簡歷和職位評估兩個步驟,將候選人簡歷和職位信息進行數據化處理,打上標簽進行對比,建立匹配模型,再讓初級獵頭完成后期的面試安排和人才交付服務。從而達到運營節(jié)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創(chuàng)始人劉維向36氪透露,新一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的更新研發(fā),數據挖掘方面的人才招聘和市場推廣,過去半年他們在國內15個城市開設了25個辦公室,未來還會嘗試整合本地資源。據51獵頭方面提供的數據,每月他們可以完成200-300人的交付,交付求職者以中端為主,年薪平均在15萬左右。
在國內,過去跑在前面,講“垂直”故事的幾家現(xiàn)在也把重點放到了機器學習、數據分析上。拉勾今年一直在做推薦算法、數據挖掘上的優(yōu)化,年初上線“拉勾+”的匹配功能,哪上班韓冰曾表示,今年的精力會主要放在人才數據的分析、匹配上。最近,通過仿照小米“極致單品”的模式,圍繞幾個熱門崗位做簡歷分析收集、企業(yè)對接的樂職微獵頭也獲得了1100萬元人民幣的A輪投資。
在國外,以數據挖掘為賣點的公司在得到初步驗證的同時也到了一個尷尬的瓶頸期。Gild去年4月獲得1350萬美元的B輪融資,TalentBin在去年2月已經被招聘巨頭Monster收購,同期的HiringSolved, RemarkableHire等眾多產品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對于國內的“51獵頭”們,之后是安安靜靜的做一家流程優(yōu)化后的獵頭公司,還是被大公司收購,還是自己去探索一條新路,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來源:36Kr)